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鯨落原題《投射|己所不欲,勿推己及人》雖然孔夫子享有著“影響世界的偉人”這種high-level的美譽,也不妨礙水母君來拆臺壹下他的語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奔醋约翰幌胍模幌矚g的事情,那你換位思考壹下,別人肯定也是不想要的嘛,就別把這事兒也安人家身上了?!皳Q位思考,推己及人”...
鯨落
原題《投射|己所不欲,勿推己及人》
雖然孔夫子享有著“影響世界的偉人”這種high-level的美譽,也不妨礙水母君來拆臺壹下他的語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奔醋约翰幌胍?,不喜歡的事情,那你換位思考壹下,別人肯定也是不想要的嘛,就別把這事兒也安人家身上了?!皳Q位思考,推己及人”似乎壹直以來都是備受推崇的圣賢品德;但是事實上,你的每次換位思考真的跳出了自身的范疇嗎?己所欲或不欲,放到別人身上真的還是相同的體會嗎?
-----我下方是背景音樂,快點它-----
(app黨請無視)
在壹些狗血劇里面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節(jié),女生a失戀,閨蜜b和c為了a舉辦壹場轉(zhuǎn)移注意力的party,結(jié)果party結(jié)束b和c撕逼,因為b覺得c搶走了自己喜歡的男人….在冷戰(zhàn)好久之后,經(jīng)過a的反復調(diào)節(jié),信鴿壹樣在b和c之間傳達消息,最終化解b\c矛盾,原來壹切只是壹場誤會,都因為壹時瞎揣測,缺少了直接溝通交流而導致撕逼大戰(zhàn),壹切明了后叁人相擁而泣。(如有雷同,嗯水母君是故意的╮(╯▽╰)╭)生活中似乎也不乏這樣的例子,這種因為缺乏共通交流而妄自揣度他人心思,最終導致誤會的事件,正是由所謂的圣賢作風——推己及人帶來的。人的認知總歸是有局限的,讓我們來看看,當壹個沒有接受過訓練的普通人(當然,就算是心理咨詢師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非常完美的共情(????))嘗試著去依據(jù)自己的喜好厭惡,推己及人的時候,到底發(fā)生了怎樣奇奇怪怪的反應。
在心理咨詢當中,咨詢師有壹種稱為必備自帶基礎(chǔ)技能的能力,叫做共情(empathy);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同理心;根據(jù)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的觀點,共情或者共感反應,是指心理咨詢師“進入來訪者現(xiàn)實世界,感受來訪者內(nèi)心世界”的能力。就算是專業(yè)的咨詢師,也可以將他們的共情反應水平分為兩個級別:①是初級共情;指站在心理咨詢師自身的參照系統(tǒng)去體驗與感受來訪者內(nèi)心的感受,并給予簡單反饋;(栗子:我知道你被分手時的那種難過,痛苦的心情。)②是高級共情;指能從來訪者內(nèi)心的參照體系出發(fā),能深入理解來訪者心理問題的是指和矛盾情感,并能將這種感受準確地傳達給來訪者。(再舉個栗子:我知道你現(xiàn)在對于到底能否獲得安全感產(chǎn)生了懷疑,因為這是你從小就十分獨立生活,很少依賴別人,這次是你第壹次嘗試依賴,卻遭遇了嚴重的挫折,你對于世界上究竟存不存在值得你去依靠的人再次產(chǎn)生了質(zhì)疑,甚至是內(nèi)心有種肯定,想說它壹定不存在。)
正常情況下,我們進行換位思考的時候,所想的正如孔老爺爺所曰,依據(jù)的是自己“欲不欲”的標準,如果套到剛剛說的共情里去,也就是初級共情那壹個層面——站在自己的參考系里,以自身的感觸去同理推測對方的感受。這種推己及人,與其說是共情,不如說它和兒童的壹種心理有些類似;在發(fā)展心理學當中認為,處于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常認為他人的感覺與自己是壹樣的,即同化投射,在自我中心時期過渡不良的人常會出現(xiàn)同化投射。同化投射可能產(chǎn)生在潛意識層,也可能產(chǎn)生在意識層。類似的同化投射現(xiàn)象在成人中表現(xiàn)為,人們不由他人角度而是由自身角度認識并推測他人與自己有同感。同樣的,用人話解釋就是,正如大道理說得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是顏色不壹樣的煙火,人人都存在差異,那么完全站在你個人的角度去推測他人,難免出現(xiàn)推測失誤啦。
接著剛才的小科普,水母君提到了投射(projection)這個詞,這是精神分析流派中提到的人的自我防御機制當中的壹種。投射的本質(zhì)是在別人身上看到實際上存在于自己潛意識中的那些不能被接受的情感或傾向;當壹種內(nèi)部的、本能的沖動太令人焦慮時,自我可能把這種沖動歸之于某個外部對象,用這種方式擺脫焦慮。所以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出現(xiàn)的矛盾導火索,而且往往是對于別人惡意的揣度,更容易成為我們?nèi)穗H交往過程中負面情緒產(chǎn)生的源頭。換而言之,當你有某壹刻忽然玻璃心地覺得,你的小伙伴是不是對你不滿了,或者你覺得你的同事是不是企圖獨自占有獲取某個利益,又或者是任何其他你覺得他人可能有的但是又單單只是憑你的猜想得來的人性中的不美好的、不被社會普遍道德認可的壹面;這些都有可能真的僅僅源自于你的猜想——更心理學壹點(裝逼地專業(yè)壹點),叫做你的投射。
排除精神分析理論中相對比較病態(tài)的(例如極端的投射例子有妄想癥等精神?。ν渡涞慕忉專渡湓谏钪写嬖谥N表現(xiàn)形式,這些叁種投射都讓我們可能在“推己及人”這個過程中出現(xiàn)不盡如人意的推理偏差,而導致誤解、矛盾的產(chǎn)生。具體來說有以下這叁種:
第壹種是相同投射:與陌生人交往時,由于彼此不了解,相同投射效應很容易發(fā)生,通常在不知不覺中從自我出發(fā)做出判斷。舉幾個栗子:自己剛跑步回到宿舍感到熱,以為舍友也悶熱難耐,不問舍友的意愿就大放冷氣空調(diào);有的老師講課時對某些知識點不加說明,以為這是十分簡單的道理,應該不用多講,但是在老師看來很簡單的知識,在學生看來則未必。這種投射的發(fā)生在于忽視自己與對方的差別,在意識中沒有把自我和對象區(qū)別開來,而是混為壹談。
第貳種是愿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給對方的投射現(xiàn)象。比如壹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希望并相信老師對他的作業(yè)壹定會給以好評,結(jié)果他就把老師壹般性的評語理解成贊賞的評價。
第叁種是情感投射:壹般人們對自己喜歡的人越看越覺得優(yōu)點很多;以此相反,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則越看越討厭,越來越覺得他有很多缺點。于是人們過度地吹捧、贊揚自己喜愛之人,嚴厲指責、肆意誹謗自己厭惡之人。這種認為自己喜歡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討厭的人或事是丑惡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這些人或事上進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傾向,失去了人際溝通中認知的客觀性,從而導致主觀臆斷并陷入偏見的泥潭。這種現(xiàn)象在愛情生活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如人們常說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真的放心大膽地去使用我們自己的喜惡感受為標準去揣度他人,并不見得能得到壹個皆大歡喜的結(jié)果,反而有可能是又委屈了自己,又誤解了他人,落得不歡而散吶~(雖然多換位思考確實是個培養(yǎng)共情的好方法,水母君并不是壹味地嫌棄推己及人嘿(⊙o⊙)孔老爺爺?shù)慕陶d自然有其道理,但是如果結(jié)合壹下我們心理學的小知識,運用起來會更得心應手喲(╯▽╰)~)
所以說,己所不欲也好,己所喜好也罷,在你真的確定這是可以正確共情之前,還是不要那么隨隨便便就“推己及人”啦!水母君的建議是:與其相互猜測,在自己心里yy杜撰,不如選擇另壹條康莊大道,直截了當?shù)匕涯銉?nèi)心的想法、困惑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告訴對方,讓雙方都知道對方的想法。好多話小伙伴們都知道啦,正所謂溝通才是解決壹切問題的最佳選擇嘛~
請相信,有時候,壹切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糟~
責編:綿羊仔
作者鯨落,微信公眾平臺:turritop,尊重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時請注明作者及來源。
微信掃描貳維碼,壹鍵關(guān)注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