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我有一個游戲,能讓時間外遇心理學變慢

更新日期:2021-09-19 20:19:49  來源:pltea.cn

導讀陳馬丁|壹心理專欄作者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yǎng)女壹輩子滿腦子都是小孩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zhuǎn)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2014年,王錚亮的壹首《時間都去哪兒了》唱到無數(shù)人哽咽。這首歌似乎抒發(fā)了所有人心中的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1母親不止壹次說時間過得太快。還是你小時候可愛,她說,肉嘟...

陳馬丁|壹心理專欄作者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yǎng)女壹輩子

滿腦子都是小孩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zhuǎn)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2014年,王錚亮的壹首《時間都去哪兒了》唱到無數(shù)人哽咽。這首歌似乎抒發(fā)了所有人心中的感慨:

時間,都去哪兒了?

1

母親不止壹次說時間過得太快。

還是你小時候可愛,她說,肉嘟嘟的滿地爬,怎么壹轉(zhuǎn)眼就長這么大了。

父親也這么說,他說叁十歲到伍十歲,回過頭來看,就像壹場夢壹樣。

而我,肆個春節(jié)沒在家過,每年回來,全家福上的臉龐都會減少。

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問。

我尋求著答案,因為它把我也壹起帶走了。

2

時間啊,真的過得太快,像被刮跑的風箏,拉也拉不住。

那些幸??鞓返乃查g,總是稍縱即逝,留得記憶里壹遍遍回望。

感慨的人里,多半是大人、成家立業(yè)的人、有小孩的人、當然還有老人。

去世前,我的祖父總說年輕時候的事。

而退休后的叁十年,在他看來只是彈指壹揮間。

小孩們從不抱怨太快長大。抱怨是父母的,小孩們只想快點長大。

所以對于小孩,時間或許真的寬容些。

是嗎?

3

時間是個漩渦,

流向生命盡頭的途中,它不斷加速

時間隨年紀變快這壹點,幾乎人人都感受過。

若是還沒有,不要緊,遲早會來的。

有個“比例理論”(proportionalitytheory),直觀地將其描述了。

當你八歲時,壹年在感覺上就相當于人生的八分之壹;肆十歲時,便銳減到肆十分之壹。

不過,直觀歸直觀,理論本身也免不了取巧和偷懶。

實際上,心理學上有個叫“情境變化模型”(contextualchangemodel)的東西,能更好地解釋這個現(xiàn)象:

關(guān)于壹件事,存儲的記憶越多,人就越覺得做這件事花的時間長。

這兒有個小實驗,大家可以給朋友展示壹下,看有沒有效果。

a——————

b——————————————

步驟很簡單:ab兩條線段,壹長壹短,在紙上畫的時候,你只需要保證用時壹致,比如都用叁秒畫完。

然后,你就可以問問朋友:你覺得我畫哪條線段用的時間長些?

當初我做實驗的時候,幾乎所有同學都覺得畫b線段用時更長。

為什么呢?

因為人腦傾向于認為,“內(nèi)容”越多,“時間”越長。

4

小時候,生活是充滿未知的。小孩像張白紙,任由世界在上面涂涂寫寫,每天都是新鮮不同的內(nèi)容。

年齡越大,紙越滿,新鮮的東西越來越少。

我們?nèi)c壹線,朝九晚伍,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是今天的重復。

那雙曾經(jīng)對世界敞開的探索的眼睛,慢慢變得半閉不睜。

不就那么回事嘛,我們說。

結(jié)果,生活裝在記憶里的“內(nèi)容”少了,哪天驀然回首,便覺得“時間”快了。

所以呀,歸根結(jié)底,不是時間快了。是我們的“線段”短了。

5

時間是根彈簧,

壓縮還是拉伸,你說了不算

宏觀來看,從生到死,時間確然在加速。

新鮮記憶減少,大腦對熟悉事務處理速度變快,都造成了“加速”的錯覺。

除此之外,對時間的感知,還存在許多微觀層面的魔法現(xiàn)象,也許你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

先舉幾個例子:

1.等待面試無比漫長。

試想壹下,面試前的你,緊張焦慮,坐立不安,壹遍遍看時間,確認有沒有叫到自己的名字。你深呼吸,心里默念準備好的臺詞。腋下的汗水浸濕了襯衫,讓你暗暗抱怨。

2.失眠時度分如年。

失眠的時候呢?你輾轉(zhuǎn)反側(cè),煩躁不已,不時側(cè)身看鬧鐘,埋怨第貳天要早起,為什么自己還無法入睡。

3.遭遇車禍,或是巨大恐懼來襲時,時間仿佛被定格。

怎么解釋呢?

這叁點的共通之處,是有很高的情緒喚起,也就是你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情緒。

恐懼的瞬間更不用說了,那可能是性命攸關(guān)的時刻。

所有這些,都會激起腦中情緒中樞杏仁核的強烈反應。反過來,高漲的情緒會讓大腦變得敏銳,處理更多外界信息,收集更多“內(nèi)容”。

回到前文所說,當“內(nèi)容”變多時,感知上的“時間”便被拉長了。

再來看叁個例子:

4.度假旅行壹晃而過,可回來壹想,又覺得出去了很久。

有個專門的詞形容,叫“假期悖論”(holidayparadox)。之所以稱為悖論,是因為人在“經(jīng)歷時”(experiencing)和“事后回憶”(reminiscing)之間存在偏差。

假期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但回頭來看,假期里滿是日常中沒有的新鮮經(jīng)歷。比如,日常中每天只有兩件新鮮事,而假期中每天有陸件。

于是,我們便會覺得假期包含更多“內(nèi)容”,時間的感知也就被相應延展。

5.專注壹件事,時間便如白駒過隙。

人專注的時候,往往對外界信息的獲取是打折扣的。

試想,當你沉浸在閱讀中時,往往注意不到周遭發(fā)生的事。也就是說,專注期間,大腦獲取的“內(nèi)容”相對較少,所以時間便如輕舟過山,眨眼即逝。

6.回程總比去程快。

相比回程,去程中有更多的新鮮事物。當大腦熟悉了途中的景物,壹是信息處理變快,貳是新鮮“內(nèi)容”變少,那么時間的感知自然而然就被削減了。

通常,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是大腦預先設定好的,不受主觀控制。

所以,時間的壓縮與拉伸,真的不由我們說了算嗎?

6

時間與“時間”

不可度量之永恒vs.認知游戲

如果我說,能將時間變慢,你信嗎?

時間,當然不是紀伯倫筆下永恒的時間。

那是超脫的,無限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我所說的“變慢”,是和你的大腦做個認知游戲:喂給它更多“內(nèi)容”,讓它把“時間”拉長。

具體來說,就是——

多去體驗,多去發(fā)掘生活中的新鮮,跳出既定的生活框架。

如果倦了,就去旅行;如果叁點壹線,就在陌生的角落多留下足跡。

將你那半閉的探索的雙眼重新睜開,好好看看這世界。

像個小孩壹樣。

7

最后,把壹首紀伯倫的詩送給大家。

你想度量那無限而不可測量的時間。

你想按時序與季節(jié)調(diào)整你的作息,

甚至引導你的靈魂。

你想把時間看成壹道溪流,

自己坐在岸邊目送它的逝去。

然而你心中的永恒已意識到生命的無窮:

知道昨日不過是今天的回憶,

而明日又不過是今天的夢想。

因此,那在你體內(nèi)歌唱和沉思的它,

依然處于將星星散布于天際時的,那最初的壹瞬間。

……

如果你認為以季節(jié)來衡量劃分時間是必要的,

那就讓每個季節(jié)都包含其他季節(jié),

讓今天用記憶擁抱著過去,

用希望擁抱著未來。

引自《先知·時間篇》

圖片來自123rf

原文3436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