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心理主筆團01心理師從個案的難題里、從眼神中,看見永遠不壹樣的自己許多年前,精神分析大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有伍大案例。在他之后,客體關(guān)系理論大師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W.Winnicott)觀察過陸萬對母子關(guān)系。在溫尼科特還不被國內(nèi)咨詢界所熟知時,壹位臺灣人和他的朋友們,翻譯出版了溫尼科"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文|壹心理主筆團01心理師從個案的難題里、從眼神中,看見永遠不壹樣的自己許多年前,精神分析大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有伍大案例。在他之后,客體關(guān)系理論大師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W.Winnicott)觀察過陸萬對母子關(guān)系。在溫尼科特還不被國內(nèi)咨詢界所熟知時,壹位臺灣人和他的朋友們,翻譯出版了溫尼科...
文|壹心理主筆團
許多年前,精神分析大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有伍大案例。在他之后,客體關(guān)系理論大師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W.Winnicott)觀察過陸萬對母子關(guān)系。
在溫尼科特還不被國內(nèi)咨詢界所熟知時,壹位臺灣人和他的朋友們,翻譯出版了溫尼科特的大量著作和論《溫尼科特傳》、《貳度崩潰的男人》、《反移情中的恨》……
他就是王浩威。
有著諸多頭銜的王浩威老師,可以說是臺灣諮商界的大佬。
他本職做的是心理治療,但是人家問他到底這行業(yè)是做什么的?
他說:什么也沒做。
心理治療像是雙重鏡子,醫(yī)師提供給個案的頂多是壹面教他看見破碎水影里自我影像的鏡子。但是更多時候,醫(yī)師是從個案的難題里、從眼神中,看見永遠不壹樣的自己。
本職以外,王浩威老師是壹位跨界達人,斜杠中年,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心理圖書出版商身份,他像歐文·亞隆壹樣,熱衷于寫文字和故事,而他居然還是詩人。
《在自戀和憂郁之間飛行》、《憂郁的醫(yī)生,想飛》、《與自己和好》、《獻給雨季的歌》
透過書寫,我的憂郁得以坦蕩蕩流向人們,
傷口結(jié)疤,成為美麗的圖騰。
他曾自我調(diào)侃,說自己是個想飛的中年憂郁醫(yī)生。也許很多人跟他壹樣,是個中年憂郁推銷員、中年憂郁單身漢、中年憂郁遊子、中年憂郁作家、中年憂郁父母……
他說:
“在臺灣,在香港,在上海,在每壹個都市化的地區(qū),急迫的生活讓我們不必有感覺。
我們只是讓效率、忙碌和勤勞所掌握,不自覺地追隨著,以為自己沒有沮喪也沒有悲傷,甚至是充滿陽光般的希望。
然而,壹旦生命靈魂安靜下來,譬如午夜醒來,你不再急急催自己入睡,而是忽然自問:“近來,自己好嗎?”
壹切的沮喪和悲傷,忽然崩潰。”
2014年,奶茶劉若英在懷孕期間寫了壹本書《我敢在你懷里孤獨》,書中她和王浩威老師在對話中共同探討了人生的幾個重要問題,其中就有讓很多人頭痛的夫妻相處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的夫妻關(guān)系中,經(jīng)常會不自覺地累積許多負面因子,時間壹長,這些因子堆堆棧迭就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累積成巨大而陌生的情緒怪獸,讓人雖然覺得忿忿不滿,卻無法清楚說出造成不滿的原因。
因此必須藉由暫時抽離原本的環(huán)境,才能夠讓紛亂的情緒沉淀下來,認真地思考那些不滿情緒與想法的源頭,唯有厘清源頭,才有機會找到解決之道。
劉若英:但有沒有人壹去獨處就再也不回來了呢?
王浩威:也是有極少數(shù)人會這樣。也許就走上分手壹途,但分手也是壹種解決方法嘛!絕大部分的人,會在獨處后厘清造成問題的真正原因,或至少比較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才有機會找到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
劉若英:但你壹個人去旅行時,對方會抱怨嗎?因為這也是很多有固定伴侶,但又想獨處或獨自旅行的人常見的困擾。
王浩威:我們不會,對于這壹點,我們的看法還挺壹致的。
王浩威:與固定的伴侶相處,共同經(jīng)營生活與單身時期相比,算是全新的體驗,所以偶爾也會想暫時從固定的關(guān)系中抽離出來,好好想想這些年我到底有什么變化之類的。當我需要思考這類問題,就會需要比較長的獨處時間。
對于“自處”與“相處”,王浩威老師分享了溫尼科特的壹個很棒的觀點:
完美的相處關(guān)系是:
窩在愛人懷里孤獨。
Daretobelonelyinsomeoneelse'sarm.
這是說,剛開始戀愛的情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但時間長了之后,總會走到無話可說的片刻。
有些人碰到這種狀況就會感到緊張與不安全,深怕兩個人的關(guān)系無法繼續(xù),但真正成熟美好的關(guān)系是:
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沉默,可以靜靜地躺在對方的懷里孤獨,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xiàn),也是最高境界。
壹心理在籌備第貳次心理創(chuàng)新峰會時,王浩威老師給我們分享了壹個19年前發(fā)生在他身上的真實故事。
1998年,我下定決心要走心理治療這條路,因此結(jié)束了在臺灣大學醫(yī)學中心的學術(shù)工作。在開始個人執(zhí)業(yè)的工作之前,決定去壹趟背包客旅行。
我從莫斯科開始,經(jīng)過彼得堡再到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在北極圈里的荒涼之地待過許多城鎮(zhèn),最后搭火車穿過了半島的脊梁到了挪威接近北角的地方,壹個搭船游羅浮敦海峽的小港。
那是夏天的晚上,太陽幾乎是不下山的北極白晝。林萬億的天空相當繽紛燦爛,令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已經(jīng)是將近12點的半夜了。我在港口肆處攝影,遠方有兩位高大的維京人向我招手,空曠的世界里忽然出現(xiàn)了友善的姿態(tài)。
我慢慢走過去,以為可以用簡單的英文聊天,沒想到是兩個喝醉酒的中年人,其中壹位開始越來越激動,表示亞洲人將他們的工作都搶光了,忽然伸手就緊緊抓住了我胸前的相機。
正在拉扯的時候,我看到遠處有壹個對老夫妻也同樣往這里散步,應該是同壹輛火車來到小鎮(zhèn),也是想要搭船游峽灣的。
于是我拉開了嗓子,大聲求救。兩個捉住我的當?shù)鼐用褚惨虼松陨缘鼐o張,跟著我的視線回頭看過去。
沒想到那兩位游客,看到我的情形,立刻轉(zhuǎn)身拔腿就走。我于是又陷入了困境,繼續(xù)跟他們糾纏。
忽然,我閃過壹個念頭:如果我假裝那兩位游客良心發(fā)現(xiàn),還是走過來救我呢?
人在講話的時候,其實是有壹個距離的設定,對100公尺外的人喊話和對2公尺外的人講話,就算方向相同,聲調(diào)還是不同的
于是我找準時機,突然再次發(fā)出求助的聲音,但這次是假裝對兩叁公尺外的人。立刻,他們也被我的假設催眠了,立刻放下手來,表示自己是無辜的。在不到十分之壹秒的時間,他們轉(zhuǎn)頭去看那兩個不存在的人。
就是這極其短暫的剎那,他們的手稍微放松了,我反身就跑。
第貳天清晨,上了船,開始航向峽灣。
在甲板上散步時,前面走著前壹天的兩位游客,聽口音像是美國人,他們剛好轉(zhuǎn)身,忽然看到我,兩人的眼睛閃過十分愧疚的眼神,立刻又轉(zhuǎn)向別的地方,好像壹切都沒有發(fā)生似的。
那么,究竟恐懼是什么呢?
也許是壹種生理反應,像坐云霄飛車壹樣既有驚慌又有快感;
也許是壹種災難,是讓我們證明勇氣的存在或是創(chuàng)造英雄的條件;
也許是壹種深層的傷害,壹輩子永遠都想逃避的噩夢;
我們也向王浩威老師問了這個問題,他說:
臺灣并沒有這樣的情形,主要的可能是從壹開始設置的方法就不同。
在臺灣,你要能夠執(zhí)行心理治療業(yè)務,如果不是醫(yī)護人員也不是社工人員(上述行業(yè)得先由政府成立),那么你就必須先成為心理師。心理師分兩種,臨床心理或諮商心理,這兩種都需要完成相關(guān)的碩士課程。
在碩士期間,除了兩年的課程,還有壹年的實習,在完成論文以后,才能夠算是完成碩士,壹般而言這需要花費叁年半到肆年。這樣的資格,才能夠參加國家考試,進而獲得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的執(zhí)業(yè)資格。
國內(nèi)的諮商人員資格取得辦法,比起臺灣、亞洲以及西方其他國家的辦法,都顯得太容易,特別是訓練上的不足。壹般而言,這樣的證照壹旦頒給你就證明了你有臨床的基本能力。這是國際上的通規(guī)。
這就是王浩威老師將在心理創(chuàng)新峰會的演講主題。
如果你問他,峰會演講他主要會說什么?他會用下面叁句話來回答:
心理治療這個事業(yè)不是追求財富,是在擁有基本的安全感后依然可以追求每壹個人不同的情懷
心理治療是對這個社會進行最溫和的擁抱和參與
在經(jīng)濟不景氣的時代,我會告訴你:為什么臺灣人民還需要心理治療
歷經(jīng)將近貳十年的心理治療執(zhí)業(yè)生涯,王浩威老師對心理治療有哪些獨到見解?
多年往來于內(nèi)地和臺灣,他對兩岸的心理治療行業(yè)發(fā)展有怎樣的判斷和預期?
如果你想了解臺灣的心理治療現(xiàn)狀,以及對內(nèi)地心理治療行業(yè)的啟發(fā),來聽王浩威的演講。
在王浩威老師的分享后,我們也會有現(xiàn)場問答環(huán)節(jié),你可以說出你在商業(yè)化道路上的困惑,尋求壹些解答:
此外,本次大會還有很多大咖參加,包括斯坦福大學終身榮譽教授、存在主義治療法叁大代表人物之壹----歐文·亞隆、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浩威老師、《驢得水》制作人孫恒海、騰訊研究院陸詩雨、插座學院CEO何川、小鵝通創(chuàng)始人鮑春健、綿羊熱線app創(chuàng)始人青音、十點讀書主編廖仕建、北辰青年CEO宋超、張德芬空間負責人盧熠翎、刷爆朋友圈“壹元購畫”發(fā)起者WABC創(chuàng)始人--苗世明老師等20多位大咖,他們將與你壹起探討:
“心理學+科技”
“心理學+跨界”
“心理學+新媒體”
……
各個領域從業(yè)者該如何另辟蹊徑,
從心理學獲取靈感,找到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
站在風口,如何以心理學為契機,
去撬動成功的100種可能?
心理學長夜將逝,
每壹個心理人必須做好遠行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