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魏湘|壹心理專欄作者這么壹個浩大的題目啊,我自己寫出來都覺得好像在“癡人說夢”,但我已經(jīng)想了許久,就是想著寫這么壹篇文章,表達我所思所想,于是,就豁出去寫吧,這篇文章像是關于結(jié)合比昂《從經(jīng)驗中學習》和我的體會而成的讀后感吧。但我讀書有個毛病,只...
魏湘|壹心理專欄作者
這么壹個浩大的題目啊,我自己寫出來都覺得好像在“癡人說夢”,但我已經(jīng)想了許久,就是想著寫這么壹篇文章,表達我所思所想,于是,就豁出去寫吧,這篇文章像是關于結(jié)合比昂《從經(jīng)驗中學習》和我的體會而成的讀后感吧。但我讀書有個毛病,只記住意思并理解,卻沒有登記下來具體說法和頁碼,所以這是我的演繹聯(lián)想版吧。
首先說思考的定義,從百度的解讀是這樣說的:“思考是思維的壹種探索活動,思考力則是在思維過程中產(chǎn)生的壹種具有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作用力。在物理學上,力具有叁個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思考力同樣也離不開叁個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也就是說思考這是壹項活動,而且是有目標性的工作。但是,我想說的思考,是關于大腦的思維,還要包括的重點是壹個人的體驗,也就是對自己的感覺的反思。這個思考,對于很多哲學家來說,他們所最擅長的就是理性的理解與分析,但不壹定具有的是對自己內(nèi)部世界的反思和理解,并重新建構。而對于心理學家可能會有著更多的體驗與辨析。在比昂所說的“想法”、“思考”、“思想”是如何區(qū)分呢?首先說想法,你可以想象壹下,你每天想法有多少?在比昂的框架中,想法是指內(nèi)心涌動出來的壹個念,卻未經(jīng)思考,但我們會在心里回蕩的東西,但有時讓我們無法想的通,始終軸的那個點,也可以說在我們的心里那就是個想法,ta無法被思考。
思考,是我們內(nèi)心可以開始加工的過程了,比如大腦思維如何運用心智化來理解這個“想法”,我們的內(nèi)心開始如何勇敢面對那個曾經(jīng)無法碰觸的“內(nèi)心壁壘”。對于“思想”就更有趣了,這是在我們運用思考的能力,將曾經(jīng)無法思考的想法,可以思考,并且將思考出來的東西用抽象化的方式去理解,也就是不需要困在無法被理解的“想法”中。這就是叁者發(fā)展的區(qū)別。
這個過程,我想也可以將它對應上禪修的過程,我曾經(jīng)在正念的課上碰到了壹個很有修行的師傅,我請教過他,問:“在您平時生活中如何修行呢,碰到想不開的事情怎么辦?”
這位師傅回答我:“我也會碰上想不開的事情啊,比如我在某件事上覺得對方在為難我,我就會開始想:這件事究竟引起了我何種情緒,為何會有呢?它會引起我的情緒是否是因為我原來的內(nèi)心世界對什么情緒有抗拒的感覺呢?壹來貳去,我就逐漸理解了自己那個時刻的感覺,生氣的感覺就逐漸淡化了?!蔽覀兛梢钥吹?,師傅的這個過程,也在實踐著思考的過程就是在反思,停留,并可以用抽象的思考來理解壹件事情所帶來的影響。這個思考,是壹個可以面對的過程,而可以發(fā)生,恰恰是我們內(nèi)心有力量,有關系的支持可以發(fā)生發(fā)展了。有時,因為我們執(zhí)著進去而無法讓思考發(fā)生。有的人說“為何我反復想,就是想不開呢?這也是在思考?。 ?/p>
對不起,您這還真不是思考,只是在壹個困境里“繞圈圈”而已。在你無法跳出來審視這個過程時,你的內(nèi)心體驗并未有新的感受時,仍舊在“想法”的困境里循環(huán),而無法形成“思考”,進而形成“思想”。思考是否有盡頭呢?我想這個回答是很多人都有的共識,就是思考了無止境。這可能也恰恰是我們?nèi)祟惿鐣l(fā)展的動力之壹。在我們碰到壹個問題時,思考并發(fā)展出思想,可以壹直向著未來而循環(huán)往復地行進。
在這時,我也會聯(lián)想到克萊因?qū)τ趮雰汗粜缘拿枋觯谝紓€小孩攻擊與破壞性可以被理解,ta的內(nèi)心能夠有空間時,這個小孩對于學習與世界的探索,將有著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就如同克萊因的重要理論“ps與d”也就是偏執(zhí)分裂位相與抑郁位相的過渡壹樣,我們在碰到問題的那壹刻都會很容易處于ps的偏執(zhí)分裂位,在經(jīng)過我們思考后可以過渡到抑郁位,也就是可以思考與反思的位置。所以關于思考,是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在混沌后,我們可以逐漸清晰,但又可以有新的思考與清晰過后新的混沌,然后將開始新的思考過程,在這個壹次又壹次混沌,理解,清晰,再壹次混沌,理解與清晰中,我們對于世界會有著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正因為有著人類進化的需求與必然性,在每次混沌過后,又會開創(chuàng)壹個新的紀元。
在思考的進化中,我們可以看到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每個人的思維與內(nèi)心感受停留在哪個位置而無法行進。而無法行進的那個“困境點”恰恰是我們內(nèi)心情結(jié)所卡的那個點,比如對于學識的超越,對于內(nèi)心困難的理解,很多時候,用弗洛伊德的話可以理解為“俄狄浦斯沖突”,也可以用克萊因理論理解為“內(nèi)在嫉羨”部分無法思考。
對于比昂在他的理論解釋為無法思考,這時需要壹個客體來幫助這個困境的人,也就是要發(fā)揮“思考”,比如可以有“涵容”,并可以“涵育”的母親功能來促使壹個人可以慢慢地成為自己的“容器”并可以去思考,并形成對自己想法的思考之后的“思想”,并可以在新的思想里又會有混亂,在其中進行新的思考,進而產(chǎn)生新的思想。這就是我關于“思考”這件事的理解,壹個令我非常有興趣研究的“思想”,不知道你們能否看得懂,但我確實很想搭建出壹個可以了解并體驗的入口,可以進入并快樂的思考。
當然我也很想告訴你們,世界是可以壹直探索下去的,當你感到困難時,可能是思考的能力暫時受限,而并非你的思想無法產(chǎn)生。你在無數(shù)思考并醞釀思想中,獲得壹個人所可以最大獲得的能力就是——創(chuàng)造性。
原題《我所理解的“思考”——在比昂理論框架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