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學心理學的人養(yǎng)孩子有什么不同?

更新日期:2021-09-05 04:34:07  來源:pltea.cn

導讀以精神分析為典型代表的不少心理學流派,都認為孩子的成長和父母關系極大,并且似乎總是在質疑,傳統的教養(yǎng)方法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那么,既然他們這么了解,如果是他們自己來養(yǎng)孩子,會有什么不同嘛?一、如果非要說學心理學的人養(yǎng)孩子有什么不同,那不過就是多了一些可供參考的知識1.不盲從,不容易被騙,不會被任何育兒經唬住,能夠更加理智、淡定地育兒,而不是火急火燎病急亂投醫(yī),把...

以精神分析為典型代表的不少心理學流派,

都認為孩子的成長和父母關系極大,

并且似乎總是在質疑,

傳統的教養(yǎng)方法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那么,既然他們這么了解,

如果是他們自己來養(yǎng)孩子,

會有什么不同嘛?

一、如果非要說學心理學的人養(yǎng)孩子有什么不同,那不過就是多了一些可供參考的知識

1.不盲從,不容易被騙,不會被任何育兒經唬住,能夠更加理智、淡定地育兒,而不是火急火燎病急亂投醫(yī),把孩子當試驗品。

心理學工作者在育兒方面最大的優(yōu)勢,可能就在于“不會被任何育兒經唬住”了。因為我們很清楚那些東西是怎么寫出來的,也知道它們距離真正的科學結論還有多遠。這份淡定會使我們教養(yǎng)孩子更自由,更輕松,不焦慮,也不會把太多的教養(yǎng)焦慮傳遞給孩子,讓自己的焦慮污染了孩子的心境。

2.了解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可能會有什么特點,不急于求成。尊重孩子,順應天性氣質培養(yǎng),不強迫他們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在某個階段,孩子老吃手,那是因為他這個年齡需要,孩子學臟話,那是因為他發(fā)現了語言的力量……這些在沒學心理學的人看來,可能是急需糾正的,可能會用一些粗暴的方式來阻止孩子,于是容易傷害到孩子。但學心理學的人,就會少犯很多這樣的錯誤,會盡量避免在這些地方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讓這些陰影在無形中對孩子今后的人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并且,在孩子逐漸長大以后,也會尊重孩子選擇自己的人生。

3.帶著覺知育兒,會反思自己和其他育兒者的行為,知道什么通常是錯的,然后盡力避免。

一個學心理學的人,教育孩子時,并非意味著不犯錯誤,或者不面對問題,甚至有可能犯得更多,或問題更多,但不一樣的是,他們對自己的問題,往往是帶著覺知的,能很快覺察到自己所做所為可能有什么問題,并從中得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種意識的成長會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而普通媽媽,有些行為語言都是無意識的,犯了嚴重錯誤還自我感覺良好的大有人在。當然也不乏自身完整程度比較高的媽媽,會舉手投足就能對孩子做到尊重、平等與寬容。但這種媽媽是極罕見的。

學了心理學之后,對他人教養(yǎng)小孩的態(tài)度和方式也容易看不慣。有一個學心理學的男生說,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哭鬧,孩子奶奶就嚇唬小孩子:“再哭,你媽媽就不要你了!”,他就很生氣地說,“你這樣會破壞他和媽媽的關系,以后會很粘媽媽,不要讓他感到恐懼啊!”孩子奶奶就表示很疑惑,“以前我不就這么帶你的嘛……”

他接著說,甚至連其他人教育孩子,他也會忍不住說兩句?!俺跃葡臅r候一個朋友的孩子,到處亂跑亂跳,我朋友很生氣的把小孩抓回來,屁股一頓揍,還連打帶罵。我馬上表示,你這樣打他會聽嗎?朋友說,大部分時候還是不會聽,但偶爾還是有效的。然后我就開始blablabla……”

當然了,不是每個學心理學的人都會看不慣別人養(yǎng)孩子的方式,這還要看每個人自己的性格。

4.真正地為孩子的成長考慮,而不會下意識地為了自己的私欲利用孩子。

幾乎所有的學心理學的人都很在意身心的諧調、身心靈的整合與統一等等。這會是看不見的標尺引導著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行為是否得到肯定,都以孩子自己的身心成長為標準。其他的媽媽可能以:是否討別人喜歡,是否為自己長面子,是否會讓孩子不煩自己……不要否認,這確實是大多數媽媽的現狀,他們對孩子行為結果的判斷標準往往是這樣,因為很多媽媽為別人而活著。

5.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能比一般人更及時地發(fā)現。

如果具有更多關于心理問題的知識,能夠及時辨識出孩子的心理問題的話,就比一般人更能及時采用正確的方法預防和糾正。比如迪堡大學的MatthewJ.Hertenstein教授利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早期發(fā)現并糾正了孩子的疑似自閉癥傾向。

6.具體方法確實有幫助。

學心理學的人,有一些情緒的安撫、覺察方法,行為的規(guī)范方法,確實既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又能明確一些邊界,在主觀和客觀之間有些很明晰的認知,說簡單點:就是讓孩子活得更明白,至少讓孩子懂得,要清醒地活著。

7.因為深知教養(yǎng)方式的重要,所以會更謙虛、更有意識地去學習。

其實,學心理學的人,因為分成很多流派,所以并不是每一個都在兒童教養(yǎng)的領域有深刻的鉆研。只是知道一些基本的皮毛。就算是在兒童教養(yǎng)的領域有一些建樹的專家,也沒人敢斷言自己已經把這一領域琢磨得很清楚了。所以,就像是蘇格拉底越是了解世界越是感到自己的無知,學心理學的人一旦對這一領域有所了解,就越是謙虛,愿意主動去了解更多。

一位當心理咨詢師的媽媽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心理學的知識就好像是個拐杖,或者是份先人旅游的推薦圖,可以參考。而我能做的就是提供他我所能做到的。還有,根據我這么多年經驗下來,知道怎樣扣分會少一些?!?/p>

“懷孕的時候我就學習了很多,有些超級有效,包括聽懂孩子的哭聲等等。行為訓練某些方式使用下來覺得也不是不可以?!?/p>

一個整日和心理咨詢師打交道的,非心理學專業(yè)的人也觀察到:

“心理咨詢師有時難免照本宣科,有些條規(guī)約束,但最重要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并且這種態(tài)度會影響到孩子。我所接觸的心理咨詢師都承認自身問題很多,但他們都在嘗試著接納、直面這些問題,而這,也是他們帶給孩子的態(tài)度,是孩子受益終生的禮物?!?/p>

8.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學的熏陶,并有限制地提供一些專業(yè)指導。

一位被學心理學的父親養(yǎng)大的孩子現身說法:

“家里隨處可見的心理學書籍,為我開啟了心理學的大門。我現在本科的專業(yè)就是心理學。但是挺重要一原因是,我希望心理學可以讓我更了解自己,解除桎梏心靈的枷鎖。

“雖然我爸沒辦法和我建立標準的咨詢關系,但是在我遇到問題的時候,他能給我提供他治療來訪者的那份處方?!?/p>

二、但即使是學心理學的父母,養(yǎng)孩子也會有這樣的遺憾:

1.理論的不完善不統一+理論到應用也有距離,就算是在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方面卓有建樹的心理學人,也可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操作不當。

下面是一些學心理學的人的一些看法:

“學心理學,只是一種職業(yè),一種了解,但不代表,一個人已經深刻理解了兒童心理學的要義。因為即使學過的東西全記住了,那也只是幾門課,幾本書,幾篇文獻而已,作用很微弱。沒有人敢說自己看了幾本書,就對教育孩子的事全懂了。更何況,我們學過的這些東西,也都還不是板上釘釘的、百試百靈的結論,有關育兒的所有心理學,還需經過長足的發(fā)展才能更加成熟?!?/p>

“即便已經能靈活運用,還要用對。比如,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有時也難免情感用事?!?/p>

2.理論是粗的,但應用卻是細的,自身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應用時的具體操作。沒有標準答案,效果無法保證。

“心理學只能對其起‘引導’作用。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許多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學教材無法給你提供指標參考的,需要自己把握。比如,什么問題可以寬容,什么事情必須嚴厲阻止。怎樣是過分溺愛了,怎樣算過分嚴格了,教材里也會舉一些例子,但是生活中那么多多樣的事件,是沒有說明的。

“這就得看家長自己的標準和觀念了。

“有些家長觀念比較僵硬,要求比較高,可能很小一件事也會數落孩子,而有些家長很寬容,那么孩子可能會在日后形成比較隨和的性格?!?/p>

3.孩子的心理問題,多半與家長自己有關,而醫(yī)者不自醫(yī)。

“家長學心理學,做心理咨詢,如果孩子出了心理狀況,心理問題,你與他之間是沒法建立標準的咨詢關系的,因為咨詢師對待來訪者的情感不一樣,而且‘他的心題理問題多半和你有關’,只能轉手他人?!?/p>

4.如果自己心態(tài)擺正不好,容易比一般父母有更高的期待。

“父母本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實屬正常的期望,可是一換成學心理學的就實在有把自己學的知識躍躍一試的心態(tài)。有意無意的把孩子當成了實驗觀察的對象,自然對孩子的成就期望也會更高。這是所有學心理學的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5.部分從業(yè)者從事這個行業(yè)卻回避正視自己,反而會把學到的知識當做自我防御、傷害他人以及破壞關系的武器。

此時,他們掌握的任何知識和技術,都會使他們更加刻板教條。這樣的父母還不如沒接觸心理學的父母。

三、所以最后,一個沒學過心理學的人在養(yǎng)孩子時,可以向學心理學的人學什么?

家長學心理學并不能成為孩子心靈健康的硬指標,但學習一下肯定沒壞處。好比說,了解孩子各年齡段的發(fā)展規(guī)律,少盲從,避免一些錯誤,養(yǎng)成自我反思的習慣等等……好處還是有不少的。

但有些人不學心理學,孩子也教的很好,也沒啥大問題。因為性格本身很重要。所以,如果沒學過心理學,也不必過于焦慮。

要守信用。不能今天說考了100分給獎勵,明天真考了100分又摳門什么獎勵都不給。這樣小孩會認為,你制定的道理和規(guī)則沒有用,不信任你,漸漸就不會聽你的了,以后你再怎么打、再怎么罵,這層信任沒有了,就再也不管事了。

與獎懲結合。一般來說,物質刺激結合精神說服,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如果一個孩子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得到獎勵,他也會慢慢自己說服自己,這樣做是對的。當然,獎勵不能太多,懲罰也不能太重,這會讓他們覺得,他們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獎勵/逃避懲罰,而不是為了遵守規(guī)矩、“做個好人”。所以獎勵要適當,懲罰也要適當。

重視交流。很多父母懲罰或禁止某些行為之后,默認孩子已經明白了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理解。這時候你就要主動去問:你知道媽媽/爸爸為什么這么做嗎?做父母的一定要多聽小孩子說,多聽他們怎么想,必要的時候跟他們商量一起來確定什么是“道理”、怎樣做才是對的。需要明白的是,孩子有孩子要做的事,大人也有大人要做的事,必要的時候,做父母的是需要給孩子做讓步。孩子越大,越要重視交流和溝通。你是在講道理,不是在獨裁(雖然早期看起來是這樣)。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