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遠來源:心樂土(xinletu-love)你有沒有口頭禪?又或者,你內(nèi)心有沒有壹句話,經(jīng)常無故冒出來?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有。你有認真思考過,經(jīng)常無故冒出來的這句話,對于你而言,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嗎?為什么你總是想到這句話,而非其他的?它究竟是如何在你腦海中形成,又是如何影響你的?對此,你可能會很不屑,認為“不就是"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你的口頭禪,就是你90后爸爸白血病的人生

更新日期:2021-09-09 13:58:13  來源:pltea.cn

導讀">楊思遠來源:心樂土(xinletu-love)你有沒有口頭禪?又或者,你內(nèi)心有沒有壹句話,經(jīng)常無故冒出來?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有。你有認真思考過,經(jīng)常無故冒出來的這句話,對于你而言,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嗎?為什么你總是想到這句話,而非其他的?它究竟是如何在你腦海中形成,又是如何影響你的?對此,你可能會很不屑,認為“不就是...

">楊思遠來源:心樂土(xinletu-love)


你有沒有口頭禪?又或者,你內(nèi)心有沒有壹句話,經(jīng)常無故冒出來?


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有。


你有認真思考過,經(jīng)常無故冒出來的這句話,對于你而言,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嗎?


為什么你總是想到這句話,而非其他的?它究竟是如何在你腦海中形成,又是如何影響你的?


對此,你可能會很不屑,認為“不就是壹句話而已,至于這樣大驚小怪嗎”。


但是你知道嗎?


很多人的壹生,就僅僅為了壹句話而活。


經(jīng)常無故冒出來的那句話,也許就是你生命的咒語。




-01-

“我想要很多很多錢”


小琪是我的壹個來訪者,在我們數(shù)十次的咨詢過程中,她經(jīng)常說:“要是我有很多錢就好了”。


而且我觀察發(fā)現(xiàn),每次遭遇不順,或者情緒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她就喜歡說這句“要是我有很多錢就好了”。


在咨詢過程中,如果壹個人經(jīng)常重復同壹句話,那么咨詢師會很警覺地意識到,這句話對來訪者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很有可能,這句話甚至是這個來訪者某種生命的隱喻。


于是,我試圖和小琪探討這句話對于她而言,到底有什么意義。


“你經(jīng)常說希望自己有很多很多錢,這句話對你來說,有什么特別含義嗎?”我試圖喚醒小琪潛意識里的某種記憶。


“有誰不喜歡有很多錢嗎?”小琪反問。


“嗯。那你有沒有因為沒有錢,有過什么不太好的體驗?”我繼續(xù)問。


“天啊……那簡直太多了。”小琪感嘆道。


小琪出生在壹個父母身體都不健全的家庭,這個事實引發(fā)的繼生事實,便是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也比較拮據(jù)。


小琪回憶說,自己從小就是學校里的“特困生”,為此,她經(jīng)常覺得自己低人壹等,和老師及同學們的關系也弄得很糟糕。


在小琪的記憶里,同學們經(jīng)常欺負她:


比方說在課桌上劃線,不準她過界,如果過界了,就會推開她;


再比方說,如果和同學發(fā)生了爭執(zhí):


老師壹定叫她去辦公室進行批評教育,而非爭執(zhí)的另壹方……


在小琪幼小的心里,她堅信這壹切的不公正待遇,都是源于家里的貧困。


她總是幻想“如果我有很多很多錢,他們就不敢這樣對待我了”。



這個信念并沒有停止于童年,而是伴隨著小琪長大。


比方說家庭聚會的時候,表兄妹們的日子都過得比較好,小琪就會覺得自愧不如,然后心想“要是我有很多錢就好了”;


同事聊天的時候,小琪也經(jīng)常能從對話中,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嫌棄,然后又想“如果我有很多錢,你們肯定不會嫌棄我”。


這個核心信念,像壹堵墻,將小琪撕裂成幻想和現(xiàn)實兩個部分。


現(xiàn)實中的小琪,就是經(jīng)常能從各種比較中看見對自己的不滿;


幻想的部分,則是總是憧憬著“有很多錢的話,就可以拯救我”。


-02-

“我的價值等于金錢的價值”


情結(complex)這個詞兒,是心理學家榮格首先在心理學領域提出來的。


它的具體含義,各個流派都有不同的解釋,在榮格自己看來,情結是:


“壹種無意識的組合,是人關于觀念、情感、意念的綜合體,最終會通過人的語言、行為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p>


毫無疑問,對于小琪來講,“我想要很多很多錢”,就是她自己某種情結的外化。


在小琪根深蒂固的觀念里,自己被同學欺負、被老師批評、被親戚嘲笑、被同事奚落,所有這壹切的根源,都是因為自己家里沒錢,自己很窮。


倘若她家也能像其他家庭壹樣富裕,那么她應該就能受到更好的待遇,她的成長經(jīng)歷中也會有更多快樂的回憶。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好奇,小琪家里到底有多貧困?


是屋頂殘桓的家徒肆壁嗎?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饑餓難忍嗎?是衣褲縫縫補補幾十回嗎?


不。小琪的家里,雖談不上奢靡,但也不至于家徒肆壁。


母親有正常的工作,親戚也多少有些幫扶,小琪的家庭算是正常工資階層,滿足溫飽之余,也可以偶爾提升生活品質。


實情如此,小琪為何還會體驗到自家的貧窮,繼而希望有很多很多錢呢?


答案在于,在小琪的潛意識里,她的自我價值在生命早期就被剝奪了,她體驗不到自己的價值,她就好像壹個空心人,到處在找“我到底是誰”的答案。


終于,在學校教育中的遭遇,讓初有自我意識的小琪好像發(fā)現(xiàn)了有關自己的秘密:


原來,我是個窮人!


原來,我不被大家喜歡,就是因為我沒有錢!


原來,只要有錢了,所有人就都會喜歡我了!


小琪相信,自己的價值完全等于金錢的價值。


所以,為了更好地體驗到自我價值,她就拼命寄希望于自己變成壹個有錢人。


每每在現(xiàn)實中遇到挫折,她就會讓自己活在壹個虛構的世界里,在那個世界里:


她是個富婆,她可以對別人指指點點,她可以揚眉吐氣,她再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再也不用忍著內(nèi)心的委屈不發(fā)。


-03-

“沒有錢,我也可以很好”


很顯然,對于小琪而言,“有很多錢,我才有價值”是壹個錯誤的核心信念。


而造成這個核心信念的成因,不是她家庭的貧困,而是她父母親的人格。


小琪的母親,是壹個比較挑剔、性格嚴厲的女性,對待小琪的方式,也以指責打罵為主,在小琪的記憶里,“不知道什么時候,她就會壹巴掌打到我頭上”。


除了有個暴烈的母親,小琪還有個軟弱的父親。因為自己身體殘疾,父親經(jīng)常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不滿,傾瀉給小琪。


小琪說:“每次聽到他和我抱怨,我都想逃開?!?/p>


在這樣壹個叁口之家,建立規(guī)則的父親是缺位的,溫柔慈愛的母親是缺失的。


本該在愛中健康成長的小琪,無奈被嚴厲、忽視、委屈等包裹。


除了惴惴不安,除了迷失錯亂,你還能要求壹個小孩怎么辦?



在后續(xù)的咨詢中,我讓小琪嘗試了壹下角色置換:假想,你的班級上除了你是壹個特困生,還有另外壹個特困生:


她總是以微笑示人,對待人也很有禮貌;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很謙虛地跟同學請教;放學的時候,也會主動邀請同學壹起回家。


你覺得,你會討厭她嗎?你會嫌棄她是壹個特困生嗎?你會因為她貧困就瞧不起她嗎?


小琪想了想,說:“不會,我覺得她挺好的”。


我又問:“同樣都是特困生,你為什么覺得她挺好的,覺得自己很糟糕呢?”


小琪沒有回答我這個問題,而是在我對面,默默流淚。


在那次咨詢結束的時候,小琪說,她理解了,“即便我沒有很多錢,我也可以是壹個有價值的人”。


小琪生命的咒語,看似被打破了。


但是或許她不知道,那只是她黑暗的深井中被悄悄照進的壹束光,距離她內(nèi)在世界的天朗氣清,還有相當長的壹段路,在等著她。


讓人值得欣慰的是,好在已經(jīng)照進了壹束光。



作者簡介:楊思遠,心樂土專欄作者,心理咨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tài)度的悲觀主義者;來自:心樂土(xinletu-love)。
責任Spencer楊小肥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