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張照片的故事在瘋傳,里面是影星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的照片。他睡在睡袋里,躺在曾經為他打造的塑像底下。這張照片最近傳瘋了,但使得這張照片瘋傳的原因,是壹個八卦報導:在施瓦辛格擔任州長期間,壹間旅店答應給他優(yōu)待,只要他來,永遠免費有房間給他住。等到他州長卸任,飯店收回這項福利。實際上,這是壹個假新聞,"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什么人90后女神老師走紅容易被虛假的勵志故事欺騙?

更新日期:2021-09-20 07:39:06  來源:pltea.cn

導讀">這幾天有張照片的故事在瘋傳,里面是影星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的照片。他睡在睡袋里,躺在曾經為他打造的塑像底下。這張照片最近傳瘋了,但使得這張照片瘋傳的原因,是壹個八卦報導:在施瓦辛格擔任州長期間,壹間旅店答應給他優(yōu)待,只要他來,永遠免費有房間給他住。等到他州長卸任,飯店收回這項福利。實際上,這是壹個假新聞,...

">


這幾天有張照片的故事在瘋傳,里面是影星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的照片。


他睡在睡袋里,躺在曾經為他打造的塑像底下。


這張照片最近傳瘋了,但使得這張照片瘋傳的原因,是壹個八卦報導:

在施瓦辛格擔任州長期間,壹間旅店答應給他優(yōu)待,只要他來,永遠免費有房間給他住。等到他州長卸任,飯店收回這項福利。


實際上,這是壹個假新聞,美國沒有壹個正經八百的媒體報導這件事。


此外,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也非近期,照片拍攝于2016年1月,就在施瓦辛格的臉書(Facebook)上,照片只有壹行注解"Howtimeshavechanged.",訴說時光飛逝,自己不年輕。


也許這個故事很勵志,但當故事不等于事實。


人們?yōu)楹瓮瞥邕@個故事呢?這背后至少反應了幾個心理效應:


01表面是表達事實,實際上只是反應自己的需求


也許這反應了人們的需要,有太多人在最好的時候被吹捧,在落魄的時候被差別對待。


就像為什么失戀的人愛聽失戀的歌,而不是聽快樂的歌來沖淡失戀?


因為這時我們需要壹些話語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悲傷,并希望有人能會影我們的悲傷。


可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可能壹時間找不到這樣的對象,那么當我們聽失戀的歌,就滿足了我們自我滿足的需求。


02人的記憶并不可靠


就像在心理學對記憶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對于記憶只會「越記越糊涂」,沒有越記越清楚這回事。


記憶就像硬盤,回憶壹次,硬盤的使用次數(shù)就減少壹次,使用久了,硬盤就會越來越不好使。


因此,增強記憶的方法通過閱讀、游戲等刺激,但「不包括不斷的回憶」。


03比起客觀真理,我們更需要相信自己的是對的


就敘事治療的角度來說,當壹個人打造了壹個屬于自己的故事,譬如壹個經常要求小孩按照要求來的母親,把自己想像成壹位為小孩犧牲的慈母。


這種故事是主觀的,但無法解釋及說服小孩去相信,你就是你認為的那個樣子。


無論你覺得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么,如果不去查證,那么你永遠無法知道真相。


進而,我們需要說服自己,我們是自己所想的那個樣子。


因此還有壹個研究告訴我們,稱贊你的伴侶「他很漂亮」、「XX特別厲害」并不能真的使他快樂。


因為如果他自我認知自己不夠漂亮,或者不夠厲害,你的稱贊離他自己認知的自我越遠,反而會讓他產生懷疑。


這也是為什么往往最吸引我們的人,不是成天稱贊我們的人,而是感覺對方真正了解我們的人。


04「同溫層效應」的陷阱


最后,有個心理學效應叫「同溫層效應」。這個效應指的是,人們總是跟意見相似的人為伍。


這很容易產生認知偏誤,譬如壹個國家可能70%的人都支持A候選人,僅有10%的人支持B候選人。


但當壹個小區(qū)里頭支持B候選人的人占絕大多數(shù),住在這個小區(qū)的人會產生壹種誤解,感覺B候選人的支持者多于A候選人。


這時,無論在小區(qū)里頭做多少民調,得到的結果都無法反應真實的選情。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比賽最后出現(xiàn)「令你驚奇」的失利,很可能你之所以震驚,在于你身邊的人看法跟你壹致。


其實絕大多數(shù)的人,可能自始至終都不看好你支持的隊伍,只是你沒有做充分的調查罷了。


§結語


最后,這個阿諾的假新聞告訴了我們什么?


我想起克里希那穆提說過的話:


「真相就是真相,它和痛苦或快樂無關?!?/p>


也許我們都高估了自己的認知,低估了內在的恐懼。以致于我們時時刻刻被內在的不安、焦慮、慌張與害怕所控制,就此做出自認為理性的行動。


實際上,我們深深的活在認知偏誤之中,但這些偏誤又使我們得以獲得心理的紓緩。


所以比起真相,或者知道心理學的定理,這都不是最終的目的。


最終的目的是去探問,為什么我們會有不安?


潛藏在表達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我們要什么?


又害怕失去什么?


作者簡介:高浩容,哲學、教育雙博士生,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jiān)事,著有《心靈馴獸師》等十多部出版品?,F(xiàn)居上海,專職咨詢與寫作。

閱讀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