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在中國,哪個人群活得最抑郁?相信不同年齡階段、社會階層的讀者內心會有不同的答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壹項研究表明,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年輕人這壹人群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經查據(jù)相關資料,小編目前尚不能斷言中國的年輕人是抑郁癥...
在中國,哪個人群活得最抑郁?相信不同年齡階段、社會階層的讀者內心會有不同的答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壹項研究表明,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年輕人這壹人群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經查據(jù)相關資料,小編目前尚不能斷言中國的年輕人是抑郁癥患者最龐大的群體,但我們需要警惕壹個新現(xiàn)象:中國抑郁癥患者越來越年輕化。
在別人眼中,本該意氣風發(fā)、樂享韶華的年輕人,為什么會受困于抑郁癥呢?
被抑郁癥吞噬的年輕人
早在2009年,加拿大學者費立鵬在《柳葉刀》上發(fā)表文章,稱中國抑郁癥的患病率為6.1%,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3.1%。國內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發(fā)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按照6.1%的發(fā)病率折算,國內抑郁癥患者已達到9000萬,無疑是抑郁癥的重災區(qū)。而據(jù)國內媒體報道,中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于自殺,其中壹半以上患有抑郁癥。抑郁癥帶來的嚴重后果值得關注。
不過,有業(yè)內人士稱,中國抑郁癥患者人數(shù)及發(fā)病率很難準確統(tǒng)計,因為此前沒有進行過此類專項調查,而且農村人口也不會配合調查。英國《衛(wèi)報》稱,盡管中國尚未公布有關精神疾病的官方數(shù)據(jù),但大多數(shù)證據(jù)表明其抑郁癥患者比例在上升。
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認為,當下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非??皯n,“不管是心理疾病還是心理障礙或是抑郁傾向,在年輕人中都有擴大和加重的趨勢。特別是抑郁癥,從臨床上來看,現(xiàn)在得抑郁癥的人年齡越來越小?!?/p>
年輕人的“中國特色”式壓力
國內抑郁癥年輕群體的擴大,與他們處于前所未有的社會環(huán)境和時代因素密切相關。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轉型期不同職業(yè)群體主要社會應激源與心理健康研究”課題組對十余種不同職業(yè)人群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根據(jù)參與者的反饋,研究人員將他們面對的壓力歸納為十個方面,包括社會環(huán)境、工作壓力、個人成就、經濟收入、人際關系、社會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個人生活。研究結果還表明,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
其中,他們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壓力主要是對未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這也被認為是中國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特色壓力”。
20歲至30歲的人群處于面臨畢業(yè)、職場奮斗初期,人生的格局還尚未穩(wěn)定,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下,年輕人對于未來的迷茫和焦灼感進壹步加劇,這些不良感受會進而誘發(fā)抑郁癥?!靶闹迸孕睦砥脚_創(chuàng)始人、國家認證心理咨詢師趙悅辰稱:“在抑郁之前普遍有壹種情緒存在,這種情緒叫焦慮。焦慮不斷累積會促進抑郁的發(fā)生?!?/p>
在目前的社會轉型期,因為經濟體制和勞動組織制度的改革,各種性質不同機構的雇員所面臨的工作壓力、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強。特別是處于北上深壹線城市的年輕人,人才的競爭更為激烈,技能和信息的更新也讓他們的神經難以松懈。
再加上如今社交網絡盛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但這也在壹定程度上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界限。24小時隨叫隨到,加班加點已成為許多職場人的常態(tài)。研究已經表明,過度使用電腦與手機使腦部放松與緊張的調整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睡眠障礙、工作效率不佳,加上壓力隨時可能迎面而來,容易引發(fā)抑郁。
此外,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迫使年輕人難以認真對待自己的飲食健康,常吃垃圾食品果腹。但西班牙那利·拉斯帕爾馬斯大學和格拉納達大學的科學家們經研究證明,食用快餐或商店出售的烘焙食品與患抑郁癥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lián)系,經常以快餐為食的人患抑郁癥的概率比那些不吃或者極少吃的人高出51%,即使少量進食這類食品,也會明顯增加抑郁癥的發(fā)病率。
許多年輕人在完成壹天的工作后,都有類似“被掏空”的感受,這種身心俱疲、能量耗盡的狀態(tài)壹旦持續(xù),將為罹患抑郁癥埋下伏筆。過高的工作壓力不僅困擾著中國年輕人,它也是導致日本年輕人自殺的壹大原因。每年5月,日本抑郁癥患者會突然增多,通常叫做“5月病”。這是因為每年4月是新年度的開始,很多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時極其惶恐,工作壹個多月就出現(xiàn)抑郁癥狀。
雖然年輕人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工作,但悲哀的是,在財富積累初期,他們所獲得的工作報酬難以支撐自己立足,毫不夸張地說,在貧瘠的經濟基礎上,年輕人的婚戀、購房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壓力也是致郁的重要原因。
圖片來自心路獨舞
以購房為例,雖然中國的人均收入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房價卻高得世界領先。據(jù)世界各地和各大城市生活成本的數(shù)據(jù)庫numbeo顯示,全球127個國家(含地區(qū))2015年中的“房價收入比”中,中國以房價是年薪的22.95倍排在了第14位。而絕大多數(shù)歐洲國家都在8左右或以下,加拿大只有5.78,美國只有3.39。中國的“房價收入比”也高于日本、韓國這些高收入的國家。如此環(huán)境下,中國的年輕人若想僅憑壹己之力買房,無異于癡人說夢,如果想在北上深這樣的壹線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更是遙不可及。
將視角轉到國內農村地區(qū),失衡的性別比下,農村男青年想要結婚便要交付無異于天文數(shù)字的彩禮費。諸多新聞屢見不鮮。河南小伙結婚花費50萬,相當于全家20年的總收入。民眾稱,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導致農村彩禮節(jié)節(jié)攀升,30年來翻了幾百倍。雖然對于農村年輕人抑郁癥發(fā)病率的統(tǒng)計尚無官方數(shù)據(jù),但業(yè)內專家早已直言,如今農村地區(qū)的抑郁癥發(fā)病率逐年攀升,癥結愈發(fā)嚴重。
在種種壓力之下,國內年輕人難有喘息的機會,工作、買房、買車、婚戀……生活的每壹面都令他們焦頭爛額,也無法去追逐現(xiàn)實生活與休閑娛樂的平衡。
熊漢忠表示,“年輕人的生活品質大為下降,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娛樂、旅游,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失業(yè),更沒時間好好享受生活?!?/p>
社會大環(huán)境的變化的確會影響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無獨有偶,近年來韓國受全球經濟衰退拖累,不少企業(yè)資金短缺,因而削減職位。據(jù)統(tǒng)計,30歲以下人士失業(yè)率高達12.5%,遠高于全國平均的4.9%。
因此,韓國青年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也使大量青少年出現(xiàn)心理問題。據(jù)韓聯(lián)社報道,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稱,韓國20-30歲男性抑郁癥患者5年內增加了40%,青少年抑郁癥嚴重。在社會經濟環(huán)境轉型期的裹挾下,中國年輕人有自己中國特色式的壓力,韓國年輕人也有自己難以卸下的“包袱”,而這些變化若適應不好、處理不當,就會招致抑郁癥的侵擾。
功利風氣扭曲年輕人的價值觀
社會大環(huán)境不僅為年輕人帶來了難以消解的種種壓力,還在壹定程度上扭曲了他們的價值觀,讓他們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局。熊漢忠介紹到,“從社會大環(huán)境來看,過于功利化的社會風氣是誘發(fā)年輕人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原因。最近壹貳十年,全社會的導向就是把經濟搞上去,這壹導向的核心就是錢。這樣壹來雖然社會發(fā)展了,國家硬件也強大了,但也帶來了很大的副作用——大家壹窩蜂地認為錢是最重要的,進而忽略了對自己精神方面的關照?!?/p>
不僅當前的社會風氣如此,年輕人每天暴露的信息環(huán)境、社交網絡,也在不斷強調功利、現(xiàn)實的價值觀。壹方面,富裕階層大曬奢靡生活,使得壹大批年輕人盲目追逐;另壹方面,媒體大肆營造“人生贏家”形象,“90后美女ceo放言要么出眾、要么出局”,“95后創(chuàng)業(yè)者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等被包裝的年輕有身家、事業(yè)成功的形象不斷涌現(xiàn),讓許多年輕人迷失自己的定位,將個案視為普遍現(xiàn)實,樹立不切實際的成功榜樣。在并不“合理”的比較下,感到巨大的心理落差,急于否定自己,焦躁不堪,甚至產生心理問題。心理學家們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崇拜金錢名利的年輕人患上憂郁癥的機會較那些并不十分看中金錢名利的年輕人要高出20%。他們的建議是,年輕人在追求向上和好生活的過程中,應量力而行。
的確,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僅僅是少數(shù),在20-30歲的人生階段,價值觀尚未成形。如果盲目追求成功,以功利化的目標來要求自己,將不當?shù)睦幼霭駱?,那將墜入功利的陷阱,被叢林社會的?guī)則裹挾著向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內心的混亂和焦灼難以得到重視,郁積心中,不免誘發(fā)心理問題。
成長環(huán)境相對優(yōu)越缺乏情緒處理經驗
事實上,年輕人難以妥善處理負面情緒也是科學使然。研究表明,大腦中負責推理和抑制沖動的前額皮質到了25歲才會完全發(fā)育成熟。這意味著,現(xiàn)在年輕人的大腦許多還未發(fā)育成熟,不足以應對剛獨立時的種種變化和挑戰(zhàn)。
再加上在國內,這壹代年輕人大都生長于獨生子女的家庭環(huán)境中,物質條件較前幾代豐裕許多,而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卻相對脆弱。準確地講,他們在成長早期缺乏處理情緒的歷練。哈佛大學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萊因曼認為,年輕人缺乏應對困難的經驗,容易患抑郁癥并由此引發(fā)更嚴重的心理危機。
還有專家認為,年輕人易患抑郁癥與不當?shù)募彝ソ逃芮邢嚓P。根據(jù)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的研究,中國有70%的家長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過分保護,30%是過分監(jiān)督,10%是嚴厲懲罰、傳統(tǒng)的打罵式。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年輕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適應能力差。遇到挫折時常發(fā)生極端行為。
因此,即便年輕人的生理年齡已經成年,但心智尚未成熟。他們缺乏處理挫折和消極情緒的經驗,也極易“鉆牛角尖”,進而患上抑郁癥。他們亟需正確認識挫折和消極情緒,并及時調整。
社交封閉就醫(yī)難憂思無處排解
mentalhealthfoundation的項目負責人moiraclunie認為,現(xiàn)在抑郁癥的年齡段正在年輕化,很大壹部分原因在于網絡帶來的現(xiàn)實社交隔閡。的確,年輕人習慣在網絡世界里封閉自己,缺少和人群的線下交流,以及健康的社交圈。這使得他們壹方面認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出現(xiàn)問題,另外壹方面即使發(fā)現(xiàn)了問題,也缺乏傾訴對象,難以排解憂思。而若想很好地應對焦慮和壓力,年輕人作為壹個個體,社交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即便他們想通過專業(yè)渠道進行抑郁癥治療,但也受限于醫(yī)療資源短缺和價格昂貴,難以如愿。
“在美國,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心理學家、心理健康師、社會工作者和精神護理人員約30萬人。而在中國,通過資格考試的心理咨詢師只有約2萬人。國內壹線城市心理咨詢師的收費已經達到300~1500/小時,價格之高已經讓普通人難以承受。”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道出了國內心理治療資源的匱乏和治療費的高昂。
除了人才,目前中國醫(yī)院設立心理科室的數(shù)量也很少,且多以門診形式為主,開辟住院部門的則更少。以沈陽為例,目前只有兩家醫(yī)院開設心理病房。但實際上嚴重心理疾病患者與其他重癥患者壹樣,都需要住院觀察治療。
目前,全國范圍內,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慶、肆川和浙江開設了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開設2條心理危機干預熱線,但囿于資金和人員的限制,很多時候因為電話占線而無法被接聽。
不難看出,尚無豐厚財力的年輕人若想深入治療抑郁癥,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硬件條件的缺失也讓抑郁癥的治療難以實現(xiàn)。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和治療機制的建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tips:
抑郁癥有嚴格的指標,其中壹個最明顯的指標是,情緒低落延續(xù)至少兩個星期。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yī)院的兒科精神科醫(yī)生斯圖爾特·高德曼醫(yī)生還總結了壹些20多歲的抑郁癥患者發(fā)病時的跡象,希望引起大家警惕。
興致欠缺。如果你對曾經很喜歡的事情失去了興趣,很有可能就是抑郁的癥狀?;颊呖赡懿粫芙^朋友的邀請,但是壹起出去玩時并不興奮,感覺沒勁。有些人直接把自己孤立起來,不愿意參與社交活動,與同齡人變得疏離,只喜歡壹個人呆著。
精力不足。抑郁的人喪失了希望,所以通常都沒有動力,壹直處于做什么都提不起勁兒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會慢慢讓人失去精力,容易感覺疲勞,早上起床困難,日常的事務也不愛打理。
做事不專注。滿腦子消極思想和悲觀態(tài)度的人無法把心思集中在某件重要的事情上,面臨人生的壹些重大變化時會變得猶豫不決,例如選擇工作時、搬家到外地時、經濟上開始獨立時、開始戀愛時等等。如果在上大學時或工作期間做出叁心貳意、無法專注的表現(xiàn),那么之后遇到的事情可能會讓人的自尊心消弭殆盡。
清晨驚醒。20多歲的抑郁癥患者經常會在早上肆、5點鐘醒來,之后就無法入眠了。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壓力激素“皮質醇”在清晨達到最高水平,使人進入緊張狀態(tài),干擾了睡眠。
開始酗酒。為了緩解抑郁情緒帶來的痛苦和孤獨感,壹些年輕人會通過飲酒或濫用藥物的方式麻醉自己,借以逃避。高德曼說,有這種跡象的人必須正視問題,即使有很多人在做同樣的事情也不能證明這是正確的。為此事煩惱的人可向家人或親密的朋友求助,壹起尋求解決方法。
性冷感。20多歲年齡段的人本該熱衷于談戀愛、結婚等事宜,但是抑郁癥患者對性和愛沒有興趣。
體重變化。抑郁癥患者的體重可能會突然發(fā)生變化,有的人變胖,有的人變瘦。變瘦的人可能是因為失去了胃口,開始厭食;變胖的人可能是在用吃東西來安慰自己。
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在“升級打怪”的時候也能關愛自己的心理健康,讓抑郁癥遠離自己,積極對待生活。
抑郁,其實離我們很近。長期處在抑郁癥或者抑郁情緒之中,讓我們的快樂轉瞬即逝,生活也被蒙上壹層灰色。
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療愈能力的,我們的人生可以再好起來。
面對抑郁我們可以怎么自救,拿回生活掌控權?
如何走出抑郁的狀態(tài),重見生活中的陽光?
如何幫助身邊抑郁的人,重獲快樂?
向你推薦壹心理團隊特別研發(fā)的
對于每個在抑郁長夜里行走、恐慌不知所措、甚至不被理解的的人,壹心理想說,
1年又過去了,你成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了嗎?
性格變好壹些了嗎?情緒都好好控制住了嗎?
在ta面前,你能夠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了嗎?
壹心理集結多名國內外資深心理學者
首度推出會員計劃,壹個學習成長型社群組織
心探社
點擊下方圖片,讓未來的自己提前上線
文|財經網(id:caijingwangwx)出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