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為何有人堅稱犯罪心理第四季應該、不應該怎樣?

更新日期:2021-09-08 23:06:22  來源:pltea.cn

導讀馮丹彤|壹心理專欄作家為什么有些人會堅稱「xx應該/不應該是怎樣的」,雖然給不出絲毫理由?這是常見于很多人身上的行為。在這些人心目中“某類人就應該符合某種特定的形象”,但這些人卻無法拿出具體的理由來支持他們這壹特殊的判斷,要么使用“也有很多其他類的人需要符合某種特定的形象”來作為理由(不知道是否有效的類比),要么使用"...

馮丹彤|壹心理專欄作家

為什么有些人會堅稱「xx應該/不應該是怎樣的」,雖然給不出絲毫理由?

這是常見于很多人身上的行為。

在這些人心目中“某類人就應該符合某種特定的形象”,但這些人卻無法拿出具體的理由來支持他們這壹特殊的判斷,要么使用“也有很多其他類的人需要符合某種特定的形象”來作為理由(不知道是否有效的類比),要么使用"這是顯然的"作為理由(這似乎根本不是個理由)。

我是在電視機前長大的,大人們壹直忙工作,所以小時候我看電視盒子的時間,可能比看父母的兩倍還長。那時,家里只有黑白電視機。也沒有閉路電線,只靠房頂?shù)淖灾铺炀€,收叁肆個臺。有的臺只有晚上有、有的臺周貳全天休息,所以看個動畫片、看部完整的電影很不容易。當時也沒電視預報,只能進屋打開電視,擰著旋鈕轉壹圈,才知道分別在演啥。偶爾看到在演寬熒幕的電影,心理很是激動——父母說過,寬銀幕的電視,都是好電視——我會沖著大院里喊壹嗓子,“有好電視看嘍”,在院子里玩打沙包、跳皮筋的哥哥、堂姐、堂弟,會跑進家里搶著看電視。

看著已經開了半截的電影,他們會壹邊睜大眼睛看屏幕,壹邊催我,“快說呀???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時常我也剛看壹點兒,說不清楚,但摸著頭,嘟囔,“估計是這個吧,這個人穿著干凈衣服,長得好看,應該是好人”?!芭叮?,行吧,先看了”,他們不再追問、坐下來、專心看電影了。我卻憋著某種擔憂:待會兒要是發(fā)現(xiàn)他是壞人,咋辦?他們,不會笑話我,說我吹牛吧?

好在,那時候的電影,大多劇情不太復雜、人物特點也比較鮮明,所以角色的“好壞”我基本上都蒙對了??磥?,從《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平原游擊隊》等電影里,摸索出來的經驗,在其他寬熒幕電影里也用得上:好人就應該是伍官端正、身材魁梧,鏡頭給的明亮、光鮮;而賊眉鼠眼、身形猥瑣,給出的光線暗淡的,應該就是壞人。

我的這個發(fā)現(xiàn),在后來看春晚的節(jié)目《主角與配角》中,得到某種印證。朱時茂說:“你看看你,這腦袋瓜子、這模樣,這鼻子、這眼睛,這長相,那是幾千年才出壹個啊?!像你這樣的形象是吧,小偷小摸啊、不法商販啊、地痞流氓啊,不用演,往那兒壹戳,他就行了。”陳佩斯瞪著朱,憤恨地說,“幾千年就出這么個東西啊”!

以成人的視角看,“好人”和“壞人”是極簡陋的分類方法,它忽視了人內心的豐富性,也粗暴地給壹個人蓋上了看似不可更改的標簽。但是,這種分類也有用:它讓我們這些急于知道如何理解這個角色的行為、怎么理解眼前的故事、怎么看待結局等問題的小孩,有了壹個立足點、壹個基本視角,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或喜或悲、或受到鼓舞、或跟著擔憂。而這要比無法做出判斷、陷于撲朔迷離的故事中理不出頭緒,要好的多——小孩兒承受未知的能力畢竟有限。

可以說,面對復雜的事情,進行簡單的分類,是壹種適應性的做法,你可以說他掛壹漏萬、很不客觀,但是它至少緩解了無從下手、雜亂無章時的焦慮。認知心理學也把從“分析到綜合”視為理解壹個事情的必由之路。而分析,由于分析者的閱歷、知識的水平,會展現(xiàn)出或深或淺、或簡或繁的差異。

“應該或不應該”,這種非此即彼的“貳分法”,是我們在內心對信息進行簡單分類的工具,這壹點上和“可以或不可以”、“值得或不值得”的作用相似。只是應該與否表達中,往往還表露了粗暴的態(tài)度、隱含了控制的味道。

我高中時留過比較長的頭發(fā),高壹時我是全校男生頭發(fā)最長的,但是沒有領導來管。剛升到高貳,有次班主任把我到辦公室,說“很快要高考了,應該把頭發(fā)剪短壹些,有利于考前的學習和備戰(zhàn)”。我當時很不服氣,和他爭論:“頭發(fā)的長短和考試好壞有什么聯(lián)系”?他瞪起因睡眠不足帶著血絲的小眼睛,惡狠狠地說,“做學生就應該有學生的樣子,你留個長發(fā)、穿個牛仔服,跟個混混兒似得,能學進去嗎?能考好嗎??。慷歼@時候了,你想想你應該做什么”?

我倆腿壹哆嗦,不是被他突然升高八度的訓斥聲嚇到,而是為這個同時擔任我們政治課老師的邏輯,感到震驚:頭發(fā)長短和混混兒有必然聯(lián)系嗎?看似混混兒和這個人是混混兒有必然聯(lián)系嗎?是個混混兒和學習不好,有必然聯(lián)系嗎?學習狀態(tài)好和考的好,有必然聯(lián)系嗎?

那壹瞬間,我想到了小時看電視時,問誰是好人的小孩兒們。只是這壹次,辦公室里沒有電視,壞人只得由我來現(xiàn)場演出,劇本來自這位老師的臆測。

多年以后,我對于這老師粗暴的分類、混亂的邏輯有了理解。

原來,人的內心無時無刻,都需要壹些心理功能來處理外部刺激帶給內心的焦慮及其他的情緒,這種功能叫防御機制(也可約等于“自我保護”)。每個人都會發(fā)展出適應于自己生活的、處理焦慮體驗的防御方式。有如獨具身份識別的指紋,壹個人壹貫地保護自己、調節(jié)自己的感受和情緒的能力和方式,塑造了他特有的性格特質、表現(xiàn)出了他的人格力量。同時因為有意無意地、使用防御機制的方式不同,展現(xiàn)出了不同的人格發(fā)展水平。

防御機制的種類繁多,使用時也不上壹成不變的,在應激、高壓力的情況下,人往往會退行,即用早期的、更幼稚的防御機制,來處理眼前的困難問題。如,工作受挫的成人,有的會像小孩兒壹樣,不斷地抱怨、指責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來緩解(甚至避免體驗)自己無能的感覺、受挫后的羞恥感;剛得知患了癌癥的人,會跟小孩撒謊壹般,否認自己生病、不相信眼前的真相。這種退行,在心理素質本就不強、抗壓力能力較差的人身上表現(xiàn)的更明顯。

顯然我的班主任,在高度壓力下,焦慮的情緒嚴重影響到他的睡眠、也影響到他說話時的條理性(有過登臺講話、即興發(fā)言的人,可能對于這壹點更有體驗)等各個方面。我相信,在和我的對話中,他對我的態(tài)度惡劣、語言粗暴,這不是來自于他的險惡用心、人品不好,而是來自于他無法在內心消化的過度焦慮,迫使他啟用了早年的防御機制,歪曲了他當下的認知能力。他反復強調的“應該”,更像是壹種幼兒化的控制,希望大家聽話,避免更復雜的情況,以此他能減少過多的刺激、緩解過度的焦慮?;蛟S在他眼中,壹個班的學生都跟監(jiān)獄里的大禿瓢兒似得、再穿上號衣,毫無個性、服從管理,然后都低頭學習,是最能緩解他輔導高考班壓力的事情。

這還沒完,這種非此即彼、要求別人“應該”如何如何的心理,作為防御機制,不僅防御了眼前的焦慮,讓他可以暫時不去覺察內心的糟糕感覺,反而把注意力放在諸如學生上課走神、遲到等細枝末節(jié)的事兒上,而且,在這種不停地挑剔、指責、和學生糾纏于每天可見到的具體細節(jié)過程中,他就把“高考的達線率”這個更嚴重、卻暫時看不到的焦慮事件壓抑到更深的地方去了。我相信,這才是他的噩夢、才是他寧愿“選擇”陷于細節(jié)糾纏的原因。

所以,我覺得要求我們“應該如何如何,不應該如何如何”的人,的確很難讓他們說清楚是基于什么道理。因為他們出于處理情緒情感層面的需要(比如緩解焦慮、抑制過度渴望、壓抑嫉妒憤怒等等)所使用的防御機制,導致他們的認知功能出現(xiàn)偏差。他們僵硬地說著“應該”,不是為了滿足理性的交談,而是為了實現(xiàn)情緒上的舒適。

作者簡介:

馮丹彤:精神分析師,貳級心理咨詢師,長程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師。喜歡讀書和寫作,喜歡通過體驗與覺察來實現(xiàn)更好的生活。qq:1085393963。

閱讀全文
Cnzz